南宫体育新闻
南宫体育服务经济新常态 展现金融新作为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肩负着服务经济新常态、开创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职责。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也需要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人民政协具有独特优势,政协委员可以大有作为。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肩负着服务经济新常态、开创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职责。同时,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变革南宫体育、新旧动力的深度转换、新旧矛盾的交织显现,也需要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和完善的金融体系。
经济新常态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常态,要求金融改革坚持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经济体制改革30多年来在思想认识层面一次飞跃。以这一理念为指引,在金融领域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是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能提升银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让资金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更好地服务经济改革大局。
经济新常态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要求金融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两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量小微企业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和有限的金融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未来的金融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发展,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前瞻的思维,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特别是加强金融业态、金融模式的创新,更好地吸收、动员社会资本,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率,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形成强大支撑,让千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汇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生机勃勃、不断前行的巨大动能。
经济新常态是增长方式由投资和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的新常态,要求大力发展消费金融,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新常态下,消费已经超过投资和出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特别是,在当前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升级的新阶段,需要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要求各类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运用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手段、智能化技术,再造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大力发展消费金融,鼓励网络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兴消费,汇小溪成大河,让亿万消费者的潜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经济新常态是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的新常态,要求始终坚守风险防控底线,持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新常态下,经济运行处于“衔接期”、产业结构处于“调整期”、新兴动力处于“孕育期”,经济下行的压力、结构调整的阵痛、过剩产能的淘汰,都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的挑战。在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改革攻坚的关键期,需要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不断夯实风险管理基础,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积极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服务经济新常态中发挥稳定器、缓释剂的作用。
经济新常态是优化空间格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常态,要求金融改革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全面参与国际竞争。新常态下,国家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开辟金融发展新空间。特别是,新常态下的中国,正在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中国经济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迫切需要金融业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跨境服务能力,并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奠定中国金融全面提升的货币基础。这既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争取本国核心金融利益、提升中国金融地位的现实要求。
中小金融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金融力量。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我国中小金融企业经历了艰难起步、整顿开拓、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难忘历程,普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粗放到规范集约、从风险积聚到资产优质、从基础薄弱到业绩卓越的转变,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经济新常态,中小金融面临新的市场机遇、新的发展空间。
通过多元互补,优化金融组织体系。发展中,广大中小银行的成立和发展,适应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较好地满足了小微企业和居民客户的融资需求,成为我国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中小企业股权市场持续完善,大数据金融平台广泛应用,民营金融、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与传统金融活力竞相迸发,推动我国构建起开放多元、公平竞争、功能互补的现代金融体系。
通过差异定位,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客户结构和市场分层的逐步形成,差异化、特色化成为中小金融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中小金融企业将强化创新意识、忧患意识,摒弃“跟随”和“模仿”思维,树立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通过差异化服务、特色化产品、定制化方案,开辟发展的蓝海、铸就优秀的品牌。
通过鲶鱼效应,激发金融竞争活力。发展中,广大中小金融企业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贴近市场、贴近客户、贴近需求,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通过“鲶鱼效应”激发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活力。未来,广大中小金融机构将持续深化“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做“小”文章,做“专”业务,做“新”机制,做“特”产品,让更多小微企业沐浴中小金融的阳光雨露,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活力。
通过先行先试,积累金融改革经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深化金融改革也必将有关键之举。利率市场化需要充分释放企业制度活力。为了建立充满活力的市场化金融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是新常态下金融业改革的一大主要看点。以此为契机金融,公司治理基础较好的中小金融企业可先行先试,坚持按股权说话、对资本监管、让市场选人,以股权关系的杠杆,撬动资金、技术、人才、业务模式、市场、渠道等资源,使之汇聚成为推动银行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中小金融企业先行先试,既充分积累改革经验,也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通过夯实基础,维护金融稳定安全。我国很多中小金融机构经历了“浴火重生”的洗礼,经受了风险处置的阵痛。同时,中小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改善没有靠吃“降压药”,而是完全依靠体制机制的蜕变,增强了自身发展的免疫力,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承担起维护金融安全的使命。新常态下,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常态化,多重金融风险交织,风险传染性更强。中小银行更应该树立起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培育风险文化,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稳健经营能力,管理好新的金融风险,自觉构筑金融风险“防护堤”。
人民政协是议政建言的重要平台,为每位委员搭建了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经济民生的广阔舞台。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人民政协具有独特优势,政协委员可以大有作为。
为加强顶层设计建言献策。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金融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路线图、找准突破口、掌握方法论,由上至下将改革推动到底、落实到位。一是要完善市场化的运行规则。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供求调节、经营约束、风险处置等领域的决定性作用,完善金融业务的准入、资金价格的形成、金融高管人员的管理及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等机制,建立市场竞争规则,促进公平公正竞争,让金融机构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和竞争活力。二是要坚持法治化的改革思路。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彰显出治国理政的新智慧。金融改革也必须坚持法治思维,完善一整套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结算制度,以及规范保护这些制度运行的法律体系。三是要采取整体性的改革方法。金融行业是一个大系统,必须坚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的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只有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充分考虑到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才能使改革形成整体效应、取得整体成果。
为完善宏观调控建言献策。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金融宏观调控在整个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宏观调控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体上,金融调控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系统、高效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有新举措,稳健货币政策要灵活有效,加大定向调控和结构性改革力度,在搭配组合运用好现有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根据需要创新推出针对性强的金融措施,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相互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为降低融资成本建言献策。新常态下,金融改革的一大目标就是降低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一是要加快。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贷款流转等方式盘活存量资金,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充分发挥货币的神奇奥妙、提高融资的巨大效能。二是要优化融资结构。大力发展成本低廉、便捷、还款期限长的直接融资,优化融资结构。鼓励企业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挂牌企业向更高层次的交易市场转板。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南宫体育,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扩大资本市场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范围。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机构、基金和再担保机构,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增信体系,通过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对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
为支持小微企业建言献策。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活力所在,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却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去年,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中发现,某市90%以上中小微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贷款愿望迫切但贷款满足率不足20%,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和经济活力。因此,从政策体系层面,要从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向参与制定规则转变,提高小微企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从金融支持层面,要丰富金融业态,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发展壮大以服务小微企业为主要任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化金融资源区域布局;支持在小微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丰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的种类,为不同成长阶段的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股权融资服务。从社会环境层面,要着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发展生态,降低管理成本和违约风险,使其融到低成本资金。从文化氛围层面,要从“共识”向“共治”转变,积极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文化氛围,更多宣传小微企业创业成果,提升人民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度和经济发展的自信心,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中。
为中小金融发展建言献策。中小银行是服务小微企业的生力军。可以说支持中小银行发展,就是支持小微企业。一是要完善科学动态的市场化分类监管。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实行以资产规模、资本实力、管理能力、监管评级以及业务复杂程度等为主要标准、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方式,让各类银行都拥有“出彩”的机会,促进银行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早在2013年出台的“金融国十条”,就明确提出“优化银行分类监管”,期望加快推进。二是要建立公正公平的市场化竞争环境。制定更为市场化的准入标准,尽快取消现行政策中不利于中小银行发展的不公平规定,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及差异化政策扶持,特别是降低中小银行的上市门槛,支持中小银行上市融资。三是要支持中小银行探索市场化改革,加快区域化步伐。围绕国家三大区域战略,鼓励公司治理基础较好、资本实力较强、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监管评级较高的中小银行走出区域先行先试,将特色服务推广到更多区域。南宫体育